前几天收到ORICO做内测寄来的NAS工程样机,做了个简单的开箱和初体验,现分享给各位同学。
ORICO这个牌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,拥有众多的产品线。我用过他们的硬盘盒、硬盘底座等产品,给我的感觉是舍得用料的一个良心厂商。这次收到的NAS样机同样一如既往的做工精、用料足。 这款叫MetaBox pro 的NAS产品分为2个型号,分别是5盘位的HS500NAS和2盘位的HS200NAS,我拿到的是5盘位的产品。 [/url] NAS外观机器非常小巧,长宽高就比5个3.5寸的硬盘叠在一起大一圈,磨砂型的铝合金外壳+ABS面板充满科技感,放在家里任何区域都不会不协调,非常漂亮! [url=https://post.smzdm.com/p/a870gmq/pic_3/] [/url] [url=https://post.smzdm.com/p/a870gmq/pic_5/] 作为一款明年初上市的产品,配置方面当然要比已上市的同价位产品要高,采用了Intel 四核CPU Celeron N4120 CPU、4GB DDR4 内存,轻松应对无延迟流媒体播放,多任务处理等任务。最大的亮点是提供了2个2.5G的有线网口,在目前家庭2.5G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算是超前的配置了,这也是一个NAS应有的觉悟,保证了未来几年内不会成为带宽的后腿。 [/url] 安装硬盘硬盘安装非常方便,面板是磁吸的,能轻松取下,因此在搬运和移动机器过程中要小心面板脱落。5个抽屉盒质量非常好,牢固不易变形,所以在拔插硬盘盒时没有任何阻塞感(这里我要吐槽一下我的GEN8, 就2个薄片…),可以安装2.53.5寸[url=https://www.smzdm.com/fenlei/jixieyingpan/]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。随机配了小螺丝刀和2种螺丝钉分别对应2种尺寸的硬盘,小细节上厂家考虑得也很周到。 [/url] 插好硬盘开机,蓝色指示灯灯光很柔软,晚上关闭所有灯也不刺眼。 [url=https://post.smzdm.com/p/a870gmq/pic_8/] 噪音方面,背部2个风扇是温控的,硬盘温度不高时不会转动,即使转动后也几乎听不到嗓音,看来内部用料也没省(机器太漂亮舍不得拆机,所以没看到风扇用的什么牌子)。唯一的声音是硬盘发出来的,我接了3个机械硬盘,放在书桌上不仔细听是感觉不到的。 [/url] NAS设置软件方面是和WELINE合作,所以众多平台(安卓、IOS、Windows、Mac、TV、 MPAddon)都有客户端支持。在手机上下载WELINE APP并注册好账号,扫描NAS机器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绑定NAS, 接下来就可以愉快配置NAS了。第一次打开会提示择硬盘阵列的模式,机器支持LVM、RAID 0、1、5、10,APP会根据你的硬盘数量只显示可用的模式,接着格式化硬盘就就可以愉快地使用了。记得在格式化前先备份好你硬盘上的数据哦。 [url=https://post.smzdm.com/p/a870gmq/pic_10/] NAS使用由于目前还没有深入使用,以及厂商还在不断修复BUG和开放新功能,所以粗略体验了一下。 [/url] 针对小白玩家1. 不需要考虑文件储存的位置,不论用手机APP或PC客户端上传的文件,都会显示在我的空间里 2. 在媒体库中会根据文件的类型,分别显示在图片、视频、音频、文档中,方便查找 3. 轻松备份,目前可以备份手机相册、微信聊天记录和通讯录 4. 无需经过客户端直接通过\\NASIP 就可以访问,三个目录分别对应我的空间、USB外接设备、公共空间。 经测试上传、下载速度在100MB/s左右,基本上到千兆网口的极限了,可惜我没有2.5G的[url=https://www.smzdm.com/fenlei/jiaohuanji/]交换机体验更高的速度  [/url] 5. 在公共空间和群组空间中,能加入动态圈子和机友聊天并分享文件给好机友哦,有没有觉得生活内容一下子丰富了 6. 最重要的是能随时通过外网访问NAS里的文件,外出旅游时再也不怕手机没空间储存照片啦,即使被老板追CALL,也能随时打开NAS里的文件提供数据给老板。 针对高级玩家1. 可以通过Docker安装各种应用。我安装了Jellyfin和 Transmission。测试在4G外网下访问家里的MetaBox pro并播放12GB的1080P电影,播放效果流畅、毫无卡顿。 Transmission下载也能跑满带宽。 [url=https://post.smzdm.com/p/a870gmq/pic_13/] 2. DIY可玩性也很高,2个网口可以变成软路由,高硬件配置的X86架构设备要怎么刷,你说了算。 总结在强大的硬件武装支持下,MetaBox pro使用场景灵活,适用于家庭多媒体娱乐、小办公室和SOHO等多种应用场景。对于已经有一台NAS的我,还是愿意购买并用其来承担主要任务,现有的NAS只能退居二线作为备份机了,虽然有RAID支持,但重要的数据还是分开备份的好。 !
|